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嬴政

4年前 (2021-05-14)西安307

嬴政(前259~前210) 因生于赵国,又称赵政。是秦王朝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号称始皇帝。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位成为秦国国君。战国后期,由于实行变法,秦国日益强盛,相继取得汉中、巴蜀及黄河中游、汉水上游大片土地,国力之强,版图之大,居七国之首,为秦王嬴政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嬴政于22岁时经“加冠礼”后亲自执政不久,即以“阴谋叛乱”等罪名清除了宦官与相国吕不韦两股势力,把国家权力牢牢地掌握到自己手中。此后,先后选拔李斯、尉缭、王翦、王贲、蒙武、蒙恬等一批文臣武将,开始一统江山的宏图大业。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先后灭掉韩、赵、燕、魏、楚、齐等六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秦统一六国后,嬴政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皇权专制统治以巩固政权。首先是以皇帝这一称号代替原先的国王,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合为“皇帝”这一名称,表示其功过三皇,德超五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威。同时,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郡以下设立县、乡、亭、里等,从中央到地方所有行政长官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形成高度专制集权的统治机构。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法律、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在原来秦律的基础上有所增删,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以秦国的大篆为基础,改造简化为书写方便的小篆,使汉字实现了规范化;把原先秦国使用的以半两为单位的圆形方孔钱币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征发劳役,修筑以咸阳为中心,与全国各地连接的驰道,并规定统一的宽度,实行“车同轨”。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先后征发30多万人北筑长城,在原先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基础上,予以修缮,连贯为一,建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政策、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秦始皇的冷酷、残忍、暴虐、专横与耗竭民力也使秦王朝迅速走向灭亡。秦始皇以急刑峻法治天下,杀人如草芥,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大建宫室,大造陵墓,横征暴敛,力役“三十倍于古”,租赋“二十倍于古”,使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骄奢淫逸,不惜巨万派方士浮海寻求不死之药。秦始皇下令焚书禁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为“焚书”。时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秦始皇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460余人,并下令把他们都活埋,这就是“坑儒”。又五次亲巡天下,既有耀武扬威加强控制的意图,又含游乐求仙的目的。就在第五次巡游的途中,秦始皇一病不起,死于沙丘平台(在今河北广宗县西北)。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赵瞻

赵瞻(1019~1090) 字大观。祖籍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父时徙居凤翔盩厔(今陕西周至)。北宋官吏。庆历(1041~1048年)年间进士,初任孟州司户参军,历任万泉、夏县、永昌等县知县,所至多有...

王通

王通(?~1452) 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将领。王真之子,初袭父职任都指挥使,后任都督佥事。永乐七年(1409年),主持营建长陵(明成祖墓,在今北京昌平区北、天寿山南)。十二年(1414年...

阎立德

阎立德(? ~656) 名让,字立德。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建筑与工艺专家。其父阎毗在隋时任殿内少监,负责宫廷的建筑设计。其继承家学,唐初任秦王府士曹参军,后擢任尚衣奉御。曾设计制造衮冕...

张保续

张保续(900~963) 字嗣光。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及北宋将领。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梁时调补临济尉,充任四方馆通事舍人,历仕后唐、后晋。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契丹精兵数万大举入侵,...

史丹

史丹(生卒年不详) 字君仲。原籍鲁(今山东曲阜),落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出身皇室外戚,初任太子中庶子。元帝即位后,任驸马都尉、侍中,护佑太子甚力,元帝屡次有另立太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