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萧望之

4年前 (2021-05-10)西安168

萧望之(?~前47) 字长倩。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落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祖上世代为农,其自幼刻苦好学,尤其深研《齐诗》《论语》《礼服》,曾在太常受业,为京师诸儒赞赏。昭帝时,以射策甲科为郎,数年后,察廉为大行治礼丞。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萧劾奏霍光擅政,被宣帝赏识,拜为谒者,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一年中,连升三级,官至二千石,很得宣帝信用。历任平原太守、少府、左冯翊、大鸿胪、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职。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匈奴五单于内讧,汉朝廷一些大臣主张趁机出兵灭之,独萧望之认为乘乱出兵不符合儒家不伐丧的原则,主张遣使慰问,扶其危弱,救其灾患,汉廷才会在周边民族中树立起恩威,取得边塞的长久安宁。宣帝很赞赏萧的看法,派兵护送呼韩邪单于稳定了政权,保持了汉与匈奴的和睦关系,使边境得以安定。宣帝临终前,擢任萧为前将军、光禄勋,与太子少傅周堪等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元帝即位后,萧奏言中书为施政根本,提出建议选用人员名单,因而与宦官石显、弘恭等交恶,被诬陷下狱,后被迫自杀。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李宗闵

李宗闵(?~846) 字损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皇族宗室。唐代官吏。贞元进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因抨击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久不被用。后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和牛僧孺结...

姚珽

姚珽(641~714)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史学家。少年勤学,擢明经,历任定、汴等州刺史,以政绩见称于世。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擢任太子詹事,太子李重俊企图谋反,姚上书切谏制止,但未...

杨鼎

杨鼎(生卒年不详) 字宗器。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官吏。少年时家贫,发奋学习,乡试、会试皆第一,正统四年(1439年)中探花,授编修,后被送入东阁学习。土木之变后,瓦剌进逼京师,杨鼎受诏行监...

宇文邕

宇文邕(543~578) 鲜卑族。字弥罗突。宇文泰第四子。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境内),生于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皇帝,公元560~578年在位,谥称武帝。宇文泰死后,其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王朝,但朝...

怀素

怀素(725~785) 字藏真,俗姓钱。原籍长沙(今湖南长沙),后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唐代僧人,书法家。家境贫寒,幼年出家,性嗜酒,善草书。相传其在家多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其庵名曰“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