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刘歆

4年前 (2021-05-08)西安178

刘歆(?~23) 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西汉皇族宗室,刘向之子。祖籍沛(今江苏沛县),世居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新莽王朝时长安著名学者,中国古代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

刘歆自幼受家庭熏陶,年轻时就以通《诗》《书》,能属文,拜为黄门郎。后受诏与其父领校秘书。刘向死后,其继任中垒校尉。汉哀帝时,经王莽推举,任侍中太中大夫,后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成《七略》,为中国历史上首部目录学巨著。该书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等七大部分,对中国目录学的形成具有开创性意义。作为古文经学的开创者,刘歆宣称在校点宫廷秘籍时发现《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并了解它们在民间的传授情况,建议为它们设立学官,因而受到今文经学派的攻击,被贬任郡守。王莽当政后,因其与王莽曾同为黄门郎,重新得到重用,提升为右曹太中大夫、中垒校尉、少阿、羲和、京兆尹。新莽王朝建立后,又被拜为国师,封嘉新公。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经学大受提倡,不仅立于学官,而且置立博士。新莽王朝末年,刘歆因参与一场政变未遂而自杀。

刘歆在天文学上也卓有成就,著有《三统历谱》,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该器铭文计算,其使用的圆周率是3.1547,被后人称为“刘歆率”。由其制订的《三统历》,是中国史籍记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韦保衡

韦保衡(?~874) 字蕴用。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咸通五年(公元864年)进士,初任起居郎。因婚配懿宗之女同昌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

李昭德

李昭德(?~697) 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累迁至御史中丞,以人品正直、节操高洁著称。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营建神都洛阳时,李昭德主持设计文昌台及定...

丁缓

丁缓(生卒年不详)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发明家。据《续博物志》《太平广记》等记载,其主要发明有七轮扇、卧褥香炉及九层博山香炉等。七轮扇是一种能产生可控气流的轮式机械,用于降暑乘凉。据《太平广...

路德

路德(1785~1851) 字润生,号鹭洲。西安府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幼年刻苦读书,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十四年(1809年)中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未满期即授户部湖广司主事。十九年(1...

韦弘机

韦弘机(?~683) 亦名韦机。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太宗时任左千牛胄曹参军,奉命出使西突厥,册封同俄设继任突厥可汗,到达今中亚锡尔河区域。后因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