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王徽

4年前 (2021-04-16)西安216

王徽(约818~891) 字昭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唐代官吏。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进士擢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后担任判度支沈询的巡官、宰相徐商的参佐。咸通(公元860~873年)初年,历宣武、淮南两节度使府书记,擢大理评事。在朝任右拾遗时,先后上疏23次,议论朝政事务,指陈时弊无所回避,犯颜直谏,受士人称赞。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授殿中侍御史,出为荆南节度府判官,后转考功员外郎。乾符(公元874~879年)初年迁司封郎中、长安县令。咸通(公元860~873年)末年,擢翰林学士,改职方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学士承旨、尚书左丞。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三日,黄巢起义军攻破潼关,僖宗命王徽以本官同平章事,当夜僖宗仓惶逃走,王徽及同僚逃至半路被起义军抓获。因看守不严,王乘机逃往河中,再派人去蜀中向僖宗送绢奉表,僖宗诏授其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不久,又命其以本官任京城东面宣慰催阵使。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其建议朝廷联合李克用,借沙陀兵力来镇压起义军,僖宗诏准。长安收复后,僖宗以王徽有功加授尚书右仆射,并兼任大明宫留守、京畿安抚制置修奉使,负责修缮宫阙,维护京城秩序。僖宗回京授其检校司空、御史大夫、权知京兆尹事。后因得罪权贵被罢修奉使职,改授太子少师。以病移居蒲州(今山西临猗西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春,被贬为集州刺史,王徽带病赴贬所。后拜御史大夫,以足疾改授太子少师。不久改授吏部尚书。后进位检校司空,守尚书右仆射。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阎立本

阎立本(601~673)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画家,建筑工艺专家。高宗时历任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右丞相。其父阎毗、兄阎立德均以绘画和建筑工艺驰名。其继承家学,又师法张僧繇、郑法士等,把...

乌大经

乌大经(?~1804) 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清代将领。以武进士入仕,初任三等侍卫,历任山东德州营参将、贵州古州镇总兵、广西提督、云南提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参加征讨安南(今越南)之役,...

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 秦惠文王异母弟。因居住于渭水南之阴乡樗里,人多称其樗里子。战国时秦国丞相。樗里疾为人“滑稽多智”,被人称为“智囊”。初任庶长、右更,秦惠文王时,先后率军攻打魏、赵等国,又助魏章...

杜黄裳

杜黄裳(738~808) 字遵素。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唐代官吏。宝应(公元762~763年)年间进士,被郭子仪征召为朔方从事,后入京任职,贞元(公元785~804年)年间擢任太常...

宇文恺

宇文恺(555~612) 鲜卑族。字安乐。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后迁居京兆(今陕西西安)。隋代官吏,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出身鲜卑贵族家庭,父兄均为将领。自幼好学,多技艺,以才思巧绝闻名。初任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