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姚璹

4年前 (2021-04-17)西安179

姚璹(632~705) 字令璋。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姚少年勤学,学识出众,善于文辞。永徽(公元650~655年)年间以明经登第,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后升为中书舍人。

武则天临朝称制,擢姚璹为夏官侍郎,后因堂弟姚敬节参与军事叛乱受株连,被贬为桂州都督府长史。武则天称帝后,擢为天官侍郎。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由其提议,由宰相负责将皇帝所讲到的军国要事当场记录,整理成《时政记》,存入史馆,此议被武则天采纳。从此形成一项制度延续下来,历代各朝均作记载。证圣初年,加授秋官尚书、同平章事。时有石国请献狮子,姚上疏谏止,说狮子远从碎叶运至洛阳,极为不便,武则天即令停献。又九鼎铸成,武则天命以黄金千两涂之,被其谏止。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五月,契丹发兵攻占了营州(今辽宁营口)。武则天命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姚璹为副使,出兵御敌。神功元年(公元697年),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地偏远,当地“官吏多贪暴”。姚到任后,执法严明,认真查处,使奸吏收敛。武则天闻知,专门下玺书褒奖。武则天还对近臣说,凡为长官,能洁身者容易,但能使属下清白者甚难。姚璹二者兼有之。

后因制造了一起大冤案,蜀中怨声载道,被召回京任地官尚书,一年后转为冬官尚书。长安(公元701~704年)年间致仕。卒后遗令薄葬,赠越州都督。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萧嵩

萧嵩(?~749)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以门荫补沼州参军。后历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开元(公元713~741年)初年为中书舍人,三迁为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开...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 原籍天竺(今印度),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精般若。前秦苻坚闻其名,于建元十八年(公元...

来子珣

来子珣(生卒年不详) 赐姓武,字家臣。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武则天执政时,实行酷吏政治,来子珣亦系酷吏之一。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四月,因告密有功,任左台监察御史。天授(公元690~6...

萧斛

萧斛(1230~1307) 字惟斗,号勤斋。祖籍北海郡(在今山东省寿光市),安西路(今陕西西安)人。元代学者。曾为府吏,因与上司不和,辞官隐居终南山,读书讲学30年,博览天文、地理、律历、算术等。其为...

法顺

法顺(557~640) 俗姓杜,又称杜顺和尚。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唐僧人。18岁出家,跟随因圣寺僧道珍习禅法。天性淳厚,聪慧绝伦,能通三藏(经、律、论),尤精于华严,人称华严和尚,被后人尊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