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王昌龄

4年前 (2021-04-16)西安197

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调氾水县(今河南荥阳西北氾水镇)尉,后谪岭南。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任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再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之乱中,回乡途经亳州(今安徽亳县),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工于诗,其诗缜密而思清,在开元、天宝(公元713~756年)年间就名重一时,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均有交往。其擅长五古和绝句,尤以七绝成就最高,作品句奇格俊,雄浑自然,取材广泛,多方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又以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最为著名,人称“七绝圣手”。代表作《出塞》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大有纵横古今气魄,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另有一些反映妇女生活的名篇,或格调哀婉,述说宫女的不幸遭遇,如《长信秋词》,或文笔细腻,抒写思夫的离情别绪,如《闺怨》,表现出诗人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此外,《芙蓉楼送辛渐》等寄怀友人的诗作,也写得真挚高洁,被后人广为传诵。王昌龄的七绝成就堪与李白媲美。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七言绝句,王江陵(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全唐诗》录其诗4卷约180余首,《全唐文》存其文6篇。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韦丹

韦丹(生卒年不详) 字文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父早逝,被外祖父颜真卿抚养成人。以擢明经、复举五经入仕。顺宗为太子时,召为舍人。后任容州(今广西境内)刺史,其教民耕织,兴修学校,并赎还...

来俊臣

来俊臣(651~697)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武则天执政时的著名酷吏。因告密获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组织数百名无赖专事告密,又设推事院,大兴刑狱,与其党羽朱南山等撰写《告密罗...

刘恒

刘恒既非长子,又非嫡出,故在7岁时被封为代王,跟母亲在封地居住了17年之久。刘邦逝世后,政权一度被吕太后控制,刘邦的其他儿子纷纷被杀,刘恒的处境也岌岌可危,因为僻居远方,且谦恭谨慎,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有...

杨坚

杨坚(541~604)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创立者,谥称文帝,公元581~604年在位。杨坚出身贵族家庭,其父杨忠是关陇集团重要人物,北周元老功臣。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15岁被授散骑常侍...

种师道

种师道(1051~1126) 字彝叔。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将领。出身军伍世家,为种世衡之孙。少年时曾随关中著名学者张载学习,后以门荫入仕,历任熙州推官、原州(今甘肃镇原)通判、知德顺军。因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