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王昌龄

4年前 (2021-04-16)西安204

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调氾水县(今河南荥阳西北氾水镇)尉,后谪岭南。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任江宁(今江苏南京)丞。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再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之乱中,回乡途经亳州(今安徽亳县),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工于诗,其诗缜密而思清,在开元、天宝(公元713~756年)年间就名重一时,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与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均有交往。其擅长五古和绝句,尤以七绝成就最高,作品句奇格俊,雄浑自然,取材广泛,多方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又以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最为著名,人称“七绝圣手”。代表作《出塞》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大有纵横古今气魄,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另有一些反映妇女生活的名篇,或格调哀婉,述说宫女的不幸遭遇,如《长信秋词》,或文笔细腻,抒写思夫的离情别绪,如《闺怨》,表现出诗人对她们不幸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此外,《芙蓉楼送辛渐》等寄怀友人的诗作,也写得真挚高洁,被后人广为传诵。王昌龄的七绝成就堪与李白媲美。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七言绝句,王江陵(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全唐诗》录其诗4卷约180余首,《全唐文》存其文6篇。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刘歆

刘歆(?~23) 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西汉皇族宗室,刘向之子。祖籍沛(今江苏沛县),世居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新莽王朝时长安著名学者,中国古代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刘歆自幼受...

冯河清

冯河清(?~783)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将领。初为郭子仪部将,以战功擢任左卫大将军同正。在与吐蕃作战中连获大捷,名震边关,擢试太子詹事、兼御史中丞。建中(公元780~783年)末年朱批兵变...

辛庆忌

辛庆忌(?~前12) 字子真。原籍狄道(今甘肃临洮),落籍京兆昌陵(今陕西临潼)。西汉将领。出生于军人世家,少年时以父荫任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于乌孙(今新疆伊犁)赤谷城屯田,曾与乌孙歙侯交战,以战功擢...

毕沅

毕沅(1730~1797) 字纕蘅,一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学者,官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曾于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71~1776年)和四十六年至五十年...

徐伯

徐伯(生卒年不详) 齐(今山东)人。西汉时水利工程专家。汉武帝时,因北征匈奴的战争及兴修水利工程和宫殿等,使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加。当时运输靠渭河水运,但渭河多沙滩和弯道,从黄河经渭河运物资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