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毕沅

4年前 (2021-04-09)西安141

毕沅(1730~1797) 字纕蘅,一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学者,官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曾于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71~1776年)和四十六年至五十年(1781~1785年)两度担任陕西巡抚,居西安近10年。在任期间重视发展文化、保护古迹,主持修葺西安城墙、城河、碑林等重要名胜古迹,并对关中存世的文物古迹立碑标示,加以保护;提倡办学兴教,重新扩建关中书院,聘请著名学者主持讲席,从全省学校中挑选学生到书院学习,使关中书院成为全国最著名的书院之一,吸引了周围数省的学生。

毕沅博览群书,勤于治学,经、史、考据、金石以及地理诸学无所不通。著有《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灵岩山人文集》《灵岩山人诗集》《传经表》《续资治通鉴》等,其著作收于《经训堂丛书》。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吕大忠

吕大忠(生卒年不详)字进伯。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官吏,学者。皇祐五年(1053年)进士,历任华阴县尉、晋城县令。熙宁(1068~1077年)年间辽国要求北宋割代州(今山西代县)以北地域,吕大...

关仝

关仝(生卒年不详) 仝一作同,又作童。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及宋初画家。以山水画著称,师事荆浩,刻苦力学,废寝忘食,终于开创独特的艺术流派,与荆浩并称“荆关”。时人评论“关家山水,人之画也。”...

医缓

医缓(生卒年不详) 春秋时秦国医生。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医缓的重大贡献在于首次提出病入膏肓诊病寻因学说。据《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医缓出诊在晋,为晋景公诊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

韩皋

韩皋(760~828) 字仲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出身官宦世家,为韩混之子。以门荫入仕,初任云阳县尉,擢右拾遗,迁考功员外郎,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兵部侍郎,在任俱有政绩...

豆卢钦望

豆卢钦望(629~709)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出身官僚家庭,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卿、内史、赵州刺史、司礼卿、秋官尚书、太子宫尹、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子宾客等。神龙元年(公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