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王莽

4年前 (2021-05-10)西安220

王莽(前45~23) 字巨君。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新莽王朝皇帝。出身皇室外戚,为汉元帝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自幼随沛郡学者陈参学习。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被封为新都侯。王莽封侯后,更加谦虚恭谨,因而更得孝元皇后赏识与信任。哀帝死后,王莽与姑母王政君合谋,立年仅9岁的汉平帝,并由其担任大司马,辅佐朝政,掌握了朝廷大权,以“定国安汉家之大功”,被封为安汉公。

因为少年时代的清贫生活,对西汉政权的社会危机有较多了解,在辅佐平帝的5年中,王莽逐渐控制权力,积极网罗亲信,并发动手下提议,请立其女儿为平帝皇后。王莽也因此受封宰衡,进一步扩充了权势。为了扩大社会支持力量,王莽大肆封赏皇家宗室与功臣后代,扩充太学,取得了统治阶层普遍支持。为了取得社会下层好感,又于元始二年(公元2年)出钱100万,献田30顷救济受灾贫民。在社会声望不断上升的形势下,一些人为王莽代汉制造舆论。居摄三年(公元8年),王莽在汉高祖神庙接受了尚在襁褓中的刘婴禅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新”。

王莽建立新朝后,对社会经济制度实行改革。实行托古改制,以《周礼》为依据,进行大规模改革。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宣布要实行王田制,把全国土地改称“王田”,禁止买卖;规定每户男子不满八口的,所占土地不得超过一井(900亩),超出规定的土地应分给本族或乡邻;原来无地的农民,按男口每人授予100亩;将奴婢改称“私属”,也不得买卖。为了控制市场交易,平稳物价,限制大工商业主的过分盘剥,制定“五均赊贷”和“六筦”之法,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市场,对盐、铁、酒实行官卖,由官府统一铸造钱币,收取山泽产物生产税。此外,还多次变动币制,发行多种货币。但是,王莽的改革一项都没有能够顺利施行,其改制受到统治阶层顽固阻挠,只能半途而废,反而激化了社会危机,加之货币改制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又对周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更激化了社会矛盾,终于导致政权崩溃。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城,王莽在混战中被杀。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韦祐

韦祐(?~549)字法保,以字行。京兆山北(在今陕西长安东南)人。北魏及西魏将领。北魏孝庄帝时拜为员外散骑侍郎,加轻车将军。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迁关中,韦奔赴随从护驾,擢任右将军、太中...

史佚

史佚(生卒年不详) 又名史逸。中国古代最早的政治理论家,先后在西周文王、武王、成王三朝为官,成王时与周公、召公、太公合称“四辅”。史佚以博闻强记著称。对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政治理论进行总结,著成《史佚之...

王通

王通(?~1452) 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将领。王真之子,初袭父职任都指挥使,后任都督佥事。永乐七年(1409年),主持营建长陵(明成祖墓,在今北京昌平区北、天寿山南)。十二年(1414年...

第五琦

第五琦(729~799) 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以善于理财著称。自幼丧父,聪明好学,富于才干。初在韦坚手下任职,后任须江(今浙江江山)县丞。安史之乱时在北海郡任录事参军,以献计收...

王子直

王子直(生卒年不详) 字孝正。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北魏及西魏官吏。北魏正光(公元520~524年)年间任太尉府水曹行参军、明威将军,永安(公元528~529年)初年拜员外散骑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