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鸠摩罗什

4年前 (2021-04-21)西安285

鸠摩罗什(344~413) 原籍天竺(今印度),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后秦高僧,与真谛、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精般若。前秦苻坚闻其名,于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遣吕光西破龟兹,以迎鸠摩罗什。前秦败亡,留住凉州。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遣使迎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奉为国师,讲译佛经。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到这时虽已有300余年历史,僧侣们也译出一批佛经,但质量不高,晦涩难懂。鸠摩罗什来长安前,曾在凉州滞居多年,精通汉语。其向姚兴说明自己愿重新翻译佛经,以弘扬佛法。姚兴选拔800多名僧侣协助鸠摩罗什译经。这些人中,最著名的道生、僧肇、道融、僧睿,被后人称为“什门四圣”。鸠摩罗什深通佛理,又精通汉、梵两种文字,组织译出的佛经,既能明确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交流畅,字句优雅,令佛教徒无不信服赞赏。经十余年努力,共译经300多卷。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翻译外国经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举。鸠摩罗什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成实论》《法华经》《阿弥陀经》分别成了三论宗、成实宗、天台宗、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促使了佛教文化的传播。鸠摩罗什在长安初居西明阁及逍遥园,后居草堂寺(今陕西户县草堂营村)。据《释氏要览》载:鸠摩罗什“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苫盖,于中译经”,草堂寺之名由此而来。在译经的同时,鸠摩罗什还常在草堂寺讲解佛经,姚兴及朝臣、沙门经常肃容观听,“公卿以下莫不钦附,沙门自远而至者五千余人。起浮图于永贵里,立波若台于中宫,沙门坐禅者恒有千数。”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圆寂,葬骨草堂寺并建造一塔。今舍利塔仍存。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韦渠牟

韦渠牟(749~801)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少年天资聪颖,喜读书习文,尤擅长作诗。著名诗人李白赏识其文学才华,特教授其习古乐府。韦曾出家为道士,浪迹山水间,又改为僧人,终因欲望浮沉而...

道世

道世(生卒年不详) 俗姓韩,字玄恽,因避讳,以字行。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僧人。12岁在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博通敏记,擅长辞章。显庆(公元656~660年)年间,参与玄奘译场译经,后被召入西...

田仁会

田仁会(601~679) 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武德(公元618~626年)初年任左卫兵曹,太宗时任左武候中郎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居于大漠以北的突厥薛延...

姚兴

姚兴(366~416)羌族。字子略。姚苌长子。后秦皇帝,公元394~416年在位,谥称文桓皇帝。任皇太子时曾镇守长安,颇获声名。即位后,为政宽明,知人纳谏,在十六国后期各国君王中是一个勤于政事、比较开...

卫贤

卫贤(生卒年不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后唐画家。事南唐李后主,任内供奉。初拜尹继昭为师,后专学吴道子。擅长描绘楼台、殿宇、盘车、水磨,许多作品反映高士隐逸的闲适生活。《宣和画谱》收录其作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