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刘向

4年前 (2021-05-08)西安200

刘向(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祖籍沛(今江苏沛县),世居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官吏,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初以父荫任辇郎,后擢任谏大夫。宣帝时选为儒俊材,曾应诏献赋颂数十篇,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屡次上书言事,弹劾宦官弘恭、石显及外戚许、史,曾两度下狱,被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成帝即位后被启用,拜中郎,使领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刘向多次上书,建议削弱外戚权力,甚为成帝嘉许,但终不能用。其为人平易朴实,不重威仪,廉洁乐道,潜心学术,昼诵《书》《传》,夜观星象,常常通宵达旦。刘向喜言五行灾异之说,并据以论证现实政治。其学问渊博,曾奉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近20年,对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贡献。撰成《别录》,为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又集合上古以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衍行事,以类相从,撰成《洪范五行传》11篇,为中国最早的灾异史。文学上以辞赋和散文见长,《汉书·艺文志》载有其赋33篇,今多散佚,唯存《九叹》系拟屈原《九章》之作,在追念屈原之辞中寄托身世之感。其散文今存部分奏疏和点校古籍的叙录,著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其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从容不迫,对唐宋古文家有一定影响。又采集前代史料轶事,撰成《说苑》《新序》《列女传》,其中有一些很有意义和文学特点的故事,是魏晋小说的先声。明人集有《刘子政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刘整

刘整(1213~1275) 字武仲。祖籍京兆樊川(在今陕西长安县境),迁居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县东南)。青年时期从军,有胆有识,武艺出众,曾在南宋荆湖制置使孟珙部下为将,以功迁为潼川(今四川三台县)十五...

韩思复

韩思复(652~725) 字绍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少年勤学,事亲至孝,为人廉洁。永淳(公元682~683年)年间举秀才高第,任梁府仓曹参军。时值大旱,韩开仓赈灾,上司追查责问,韩曰...

李隆基

李隆基(685~756) 唐代第七任皇帝,公元712~756年在位。庙号玄宗,谥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也称唐明皇。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郡王。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后毒杀中宗,立温王为帝,临朝称制...

姬旦

姬旦(生卒年不详) 周武王姬发之弟。亦称叔旦,因采邑封在周(今陕西岐山县北),故称周公,又因克商有功受封于鲁地曲阜而称为鲁公。西周初年杰出政治家。周公是西周初年统治集团的重要核心人物,曾在武王伐纣中发...

周灿

周灿(生卒年不详) 字星公。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人。清代官吏。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累官至南康(今江西境内)知府,曾奉命出使安南(今越南)。善写文章与诗,著有《愿学堂集》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