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僧导

5年前 (2021-04-19)西安234

僧导(生卒年不详)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南北朝时高僧。10岁出家,刻苦研读《观世音经》《法华经》,18岁时已博通众经,悟解独到。后以鸠摩罗什为师,后秦皇帝姚兴钦佩其德业,友而爱之,入寺相访,同辇还宫。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经典,僧导为之参议详定。著有《成实三论义疏》《空有二谛论》等。东晋太尉刘裕攻打长安,灭后秦。刘裕素仰僧导,入寺相访,对答良久,表达相望之意。刘裕南归时,留子刘义真镇守关中,并请僧导多加照顾。大夏王赫连勃勃乘刘裕还军攻破长安,刘义真出关南逃。夏兵追骑将迫近,僧导率弟子百余人阻于路中,对追兵说:“刘公以此子见托贫僧,今当以死送之,会不可得,不烦相追。”追兵骇其神气,罢追,刘义真得免于难。刘裕建宋称帝后,感激僧导护子之力,命令子侄及宫内外俱拜其为师,并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建造东山寺,迎请僧导居住。僧导在东山寺讲授经论,受业者千余人。

宋孝武帝刘骏即位后,遣使迎僧导到京师金陵(今江苏南京)中兴寺。后又迎请至瓦官寺开讲《维摩》,孝武帝亲临,公卿毕集,其在开讲时,敢于当众对孝武帝进诤言,“矜危劝善,坐者咸悦”。后回寿春东山寺,卒于石磵,终年96岁。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王履

王履(1332~?) 字安道,号畸叟。原籍江苏昆山,后移居西安府(今陕西西安)。元末明初医学家,系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弟子。自洪武四年(1371年)起居住西安府,后任秦王府良医正。其既得朱丹溪真传,又...

李若拙

李若拙(944~1001) 字藏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官吏。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后进士及第,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历任著作佐郎、乾州(今陕西乾县)知州、陇州知州、监察御史等。雍熙三年(公元...

李愬

李愬(773~821) 字元直。祖籍洮州临洮(今甘肃临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将领。出身军伍之家,为李晟第十一子。自幼善骑射,有谋略,以父荫入仕,初任坊、晋二州刺史,以政绩突出,加金紫光禄...

周辅帜

周辅帜(?~1801) 字俾倡。西安府鄠县(今陕西户县)人。清代名医,药商。精于岐黄之术,擅长痧症,其所研制的痧方具有神效。乾隆五年(1740年)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城西街创办广育堂,生产专治痧症的...

李治

李治(628~683) 字为善,小字雉奴。唐太宗第九子。唐王朝第三任皇帝,公元650~683年在位,庙号高宗。幼封晋王,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立为太子。继位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宰相,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