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颜师古

5年前 (2021-04-17)西安251

颜师古(581~645)字籀。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语言学家,史学家。以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训诂著称。隋仁寿(公元601~604年)年间任安养县(故治在今湖北襄樊)尉,后坐事免归,教授生徒。唐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在秘书省考订五经文字,颜师古收集了许多流行的经学抄本,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对这些五经抄本进行了认真校勘,订正了其中的文字讹谬,编撰成《五经定本》。唐太宗将这个定本颁布为全国统一的标准经学教授底本,命全国读书人作为课本学习。从此,五经从文字到解释达到了统一。另外,其还参与修撰了《五经正义》百余篇。

颜师古整理、编撰儒学典籍有功,太宗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任命其为秘书少监,专职从事古籍文献的考订。十一年(公元637年),又奉诏命与他人撰成《五礼》(或称《大唐仪礼》)100卷,著《匡谬正俗》,备受时人推崇。所作《急就章注》《汉书注》等,参证文字,多所订正。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太宗要东封泰山,颜师古又及时写了《封禅仪注书》,加之其注《汉书》有功,被擢升为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十九年(公元645年),随太宗征辽,病卒于途。颜师古一生精心研究语言文字,整理古籍文献,著述非常丰富。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汉书注》不仅在当时普遍受到赞扬,而且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最有权威的、最通行的《汉书》辅助读物。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前52) 字翁孙。原籍陇上上邦(今甘肃天水),后入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将领。少年时以六郡良家子入羽林军任骑士,为人沉勇有大略,喜钻研兵法,在长期的作战实践中...

张勇

张勇(1616~1684) 字非熊。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清代将领。少年时善习骑射,后应募入伍,明末为副将。顺治二年(1645年)率部降清,被授予游击之职。四年(1647年)奉调随军北援安定(今...

张既

张既(?~223) 字德容。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人。三国魏官吏。东汉末年任新丰县令,后随钟繇平定高干、郭援叛乱,因功封武始亭侯。又随曹操破马超于华阴,西定关中,擢任京兆尹。当时关中饱经战乱,经济萧条...

李泰

李泰(618~652) 字惠褒。唐太宗第四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任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后封魏王。李泰才思敏捷,善写文章,好接纳学士,颇得太宗喜爱。太子李承乾喜好声色,漫游无度,又有足疾,李泰结...

段永福

段永福(?~1842) 原籍四川,后迁居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清代将领。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鄂三省爆发白莲教起义,段以乡勇应征入清军,参与镇压起义军的战争。十八年(1813年),河南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