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颜师古

4年前 (2021-04-17)西安197

颜师古(581~645)字籀。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语言学家,史学家。以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训诂著称。隋仁寿(公元601~604年)年间任安养县(故治在今湖北襄樊)尉,后坐事免归,教授生徒。唐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在秘书省考订五经文字,颜师古收集了许多流行的经学抄本,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对这些五经抄本进行了认真校勘,订正了其中的文字讹谬,编撰成《五经定本》。唐太宗将这个定本颁布为全国统一的标准经学教授底本,命全国读书人作为课本学习。从此,五经从文字到解释达到了统一。另外,其还参与修撰了《五经正义》百余篇。

颜师古整理、编撰儒学典籍有功,太宗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任命其为秘书少监,专职从事古籍文献的考订。十一年(公元637年),又奉诏命与他人撰成《五礼》(或称《大唐仪礼》)100卷,著《匡谬正俗》,备受时人推崇。所作《急就章注》《汉书注》等,参证文字,多所订正。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太宗要东封泰山,颜师古又及时写了《封禅仪注书》,加之其注《汉书》有功,被擢升为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十九年(公元645年),随太宗征辽,病卒于途。颜师古一生精心研究语言文字,整理古籍文献,著述非常丰富。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汉书注》不仅在当时普遍受到赞扬,而且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最有权威的、最通行的《汉书》辅助读物。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辛庆忌

辛庆忌(?~前12) 字子真。原籍狄道(今甘肃临洮),落籍京兆昌陵(今陕西临潼)。西汉将领。出生于军人世家,少年时以父荫任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于乌孙(今新疆伊犁)赤谷城屯田,曾与乌孙歙侯交战,以战功擢...

杨恭懿

杨恭懿(1225~1294) 字元甫,号潜斋。安西路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元代哲学家,天文学家。自幼刻苦攻读,博通六经文史,尤精于《易》《礼》《春秋》,后潜心研究朱熹理学要旨,逐渐形成其“穷理反躬,一...

虞庆则

虞庆则(?~597)京兆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人。北周及隋代官吏。北周时初任中外府行参军、外兵参军事。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擢任并州总管长史。后因石州(今山西离石)境内稽胡屡次反叛,被调任石州...

张汤

张汤(?~前115) 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汉代官吏。武帝时历任长安吏、内史掾、茂陵尉、御史、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等职。张汤在朝廷长期任侍御史、廷尉,主管刑狱司法,以严酷著称。...

于邵

于邵(约713~793) 字相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天宝(公元742~756年)末年进士,初任崇文馆校书郎,历任使府宾佐、起居郎、比部郎中,后出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刺史,迁任兵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