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颜师古

4年前 (2021-04-17)西安240

颜师古(581~645)字籀。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语言学家,史学家。以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训诂著称。隋仁寿(公元601~604年)年间任安养县(故治在今湖北襄樊)尉,后坐事免归,教授生徒。唐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在秘书省考订五经文字,颜师古收集了许多流行的经学抄本,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对这些五经抄本进行了认真校勘,订正了其中的文字讹谬,编撰成《五经定本》。唐太宗将这个定本颁布为全国统一的标准经学教授底本,命全国读书人作为课本学习。从此,五经从文字到解释达到了统一。另外,其还参与修撰了《五经正义》百余篇。

颜师古整理、编撰儒学典籍有功,太宗于贞观七年(公元633年)任命其为秘书少监,专职从事古籍文献的考订。十一年(公元637年),又奉诏命与他人撰成《五礼》(或称《大唐仪礼》)100卷,著《匡谬正俗》,备受时人推崇。所作《急就章注》《汉书注》等,参证文字,多所订正。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太宗要东封泰山,颜师古又及时写了《封禅仪注书》,加之其注《汉书》有功,被擢升为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十九年(公元645年),随太宗征辽,病卒于途。颜师古一生精心研究语言文字,整理古籍文献,著述非常丰富。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汉书注》不仅在当时普遍受到赞扬,而且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最有权威的、最通行的《汉书》辅助读物。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萧遘

萧遘(?~887) 字得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登进士第,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太原节度府从事,后入朝任右拾遗,迁起居舍人。萧和韦保衡同榜进士,因萧形神俊美,才学出...

杜牧

杜牧(803~853) 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诗人。出身名门望族,为中唐宰相、史学家杜佑之孙。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初为弘文馆校书郎,因秉性刚直,遭人排挤,后历任...

韩皋

韩皋(760~828) 字仲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出身官宦世家,为韩混之子。以门荫入仕,初任云阳县尉,擢右拾遗,迁考功员外郎,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兵部侍郎,在任俱有政绩...

毕沅

毕沅(1730~1797) 字纕蘅,一字秋帆,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学者,官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曾于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71~1776年)和四十六年至五十年...

于仲文

于仲文(生卒年不详) 字次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周及隋代官吏。少年聪敏,曾从博士李祥研习《周易》《三礼》。入仕后初为赵王部属,后擢任安固太守。当地豪强、原始州刺史屈突尚为宇文护党羽,犯法入狱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