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
黄霸(?~前51) 字次公。原籍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后入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少年时学习律令,立志为官。武帝时通过捐输家财入仕,历任侍郎谒者、左冯翊卒史、河东均输长、河南太守丞等。从下层官吏起家的长期历练使其获得丰富的从政经验,以明察内敏、温良有让、足智多谋、善于御众著称。当时各地官吏多以严酷为能,黄独以宽和治政,主张外宽内明。宣帝即位后,召为廷尉正,又历任丞相长史、谏大夫、扬州刺史、颖川太守。其为政务劝耕桑,节用殖财,力行教化而后诛罚,以此得吏民之心,户口岁增,考绩天下第一。后征召任京兆尹,坐法贬秩,以八百石复任颖川太守,前后8年,郡中大治,声名远扬,赠爵关内侯。后复征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其升任丞相,封建成侯,并徙家杜陵。后世把黄霸同龚遂视为循吏典范,并称“龚黄”。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