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玄奘

4年前 (2021-04-17)西安152

玄奘(602~664) 俗姓陈,名祎。世人尊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原籍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唐代僧人,旅行家,佛教经典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创始人。13岁出家,20岁在大慈恩寺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离长安前往天竺(今印度)游学求法,途经中亚、阿富汗等地,饱经风霜,历尽艰险,最后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从戒贤学佛5年余。由于学识出众,精通50部经律论,获得佛教“三藏法师”的崇高地位。十六年(公元642年)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上任主讲,获得印度众多名僧的赞赏。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其辗转往返17年,行程数万里,“所闻所履,经历128国”,并带回大小乘经律论共520英、657部及佛像、舍利等。玄奘回长安后,应唐太宗的要求,撰写了一部介绍西域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和山川地理的著作《大唐西域记》。这部著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得到近代科学家多次验证,印度考古学家依据玄奘所记的路程与方位,先后找到并发掘出几十处古城、古建筑遗址,近代探险家斯坦因重走了一遍玄奘从瓜州到伊吾的沙漠途径,发现玄奘记下的里程十分准确。玄奘在大慈恩寺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大量佛教典籍,以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玄奘创立了法相宗(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其弟子千余人,其中有不少朝鲜、日本等国的入唐学问僧,法相宗在日本流传至今,仍是日本一大宗派。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冬,玄奘迁居宜君玉华宫继续译经,因积劳成疾,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初葬于长安东郊白鹿原,“士女送葬者数万人”。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将其骨灰迁葬于长安城南少陵原畔,并建兴教寺,立舍利塔。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苏顺

苏顺(生卒年不详) 字孝山。京兆霸陵(今西安市灞桥区)人。东汉文学家。约和帝至安帝时在世。早年好养生之道,后隐居学道术。晚年入仕,任郎中,卒于任。擅长著述,作品有赋、论、诔、哀辞、杂文等16篇。《隋书...

班婕妤

班婕妤(生卒年不详) 班固曾祖班况之女,汉成帝之妃。西汉文学家。自幼聪颖,熟读《诗经》《窈窕》《德象》《女师》等书籍诗文。成帝初征入宫中,始为少使,后进位婕妤,进止有礼,从不逾矩。赵飞燕姐妹得宠后,诬...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幼儿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幼儿园陕西省 西安市 灞桥区 席王街道办事处 东李村委会地址:西安市 灞桥区 席王街道办事处 东李村电话:...

杨坚

杨坚(541~604)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创立者,谥称文帝,公元581~604年在位。杨坚出身贵族家庭,其父杨忠是关陇集团重要人物,北周元老功臣。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15岁被授散骑常侍...

孔光

孔光(前65~前5)字子夏。西汉官吏。出身官宦家庭,系孔子十四世孙。以祖荫初任议郎,举方正任谏大夫。成帝时举为博士,拜尚书,历任仆射、尚书令、光禄勋、御史大夫。因谙熟典章制度,前后执掌宫廷机要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