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嬴连

4年前 (2021-05-10)西安192

嬴连(前424~前362) 又名师隰。秦灵公之子。本已立为太子,但秦灵公死后在宫廷斗争中受挫,未能继位而流亡在外。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经过一场宫廷政变,嬴连被迎立为秦国国君,公元前385年~前362年在位。谥称献公,又称元献公、元王。

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先后实行变法,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而秦国则仍受旧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力相对落后,在与六国的角逐中,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加之长期权位纷争,陷于内乱,更使秦穆公开创的霸业大为削弱。秦的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东)、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等城先后被魏国占领。秦献公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对秦的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止野蛮的活人殉葬制度,宣布“止从死”;编制户籍,将全国人口按五家为一“伍”的单位编制起来,称为“户籍相伍”;取消“国人”与“野人”的区别,提高“野人”(奴隶)的地位;把国都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立志收复被魏国夺取的河西之地;推广县制,先后把蒲、蓝田、善明氏等地改建为县,又在首都栎阳设县,使地方行政组织适应新制度的发展和战争需要;实行“初行为市”,即由官府设立正规市场,允许商业资本活动,以加速旧生产方式的瓦解。上述改革措施的切实推行使得“秦始复强”,在与六国的战争中频频得胜。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秦军大胜韩、魏联军于洛阳。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军深入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与魏军交战,斩首级6万。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军与魏再战于少梁,俘虏魏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也就在这场战役中,秦献公受重伤而死。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杜黄裳

杜黄裳(738~808) 字遵素。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唐代官吏。宝应(公元762~763年)年间进士,被郭子仪征召为朔方从事,后入京任职,贞元(公元785~804年)年间擢任太常...

种师道

种师道(1051~1126) 字彝叔。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将领。出身军伍世家,为种世衡之孙。少年时曾随关中著名学者张载学习,后以门荫入仕,历任熙州推官、原州(今甘肃镇原)通判、知德顺军。因议...

韦世康

韦世康(531~597) 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世代为名门望族。韦10岁时为本州主簿,弱冠封汉安县公。因娶周文帝之女襄乐公主为妻,被授仪同三司,历任典祠下大夫,沔、硖二州刺史。周武...

王堕

王堕(生卒年不详) 字安生。京兆霸城(今西安市灞桥区)人。前秦官吏。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关陇氐族首领苻洪进军关中,王堕任行军司马,为之出谋划策,苻洪死后,辅佐苻健建立前秦政权。永和十一年(公...

皇甫无逸

皇甫无逸(生卒年不详) 字仁俭。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唐官吏。隋大业(公元605~617年)末年,皇甫无逸任淯阳太守,转任右武卫大将军,炀帝南游江都时,命其留守洛阳。炀帝被杀后,皇甫无逸与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