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嬴连

4年前 (2021-05-10)西安232

嬴连(前424~前362) 又名师隰。秦灵公之子。本已立为太子,但秦灵公死后在宫廷斗争中受挫,未能继位而流亡在外。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经过一场宫廷政变,嬴连被迎立为秦国国君,公元前385年~前362年在位。谥称献公,又称元献公、元王。

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先后实行变法,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而秦国则仍受旧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力相对落后,在与六国的角逐中,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加之长期权位纷争,陷于内乱,更使秦穆公开创的霸业大为削弱。秦的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东)、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等城先后被魏国占领。秦献公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对秦的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止野蛮的活人殉葬制度,宣布“止从死”;编制户籍,将全国人口按五家为一“伍”的单位编制起来,称为“户籍相伍”;取消“国人”与“野人”的区别,提高“野人”(奴隶)的地位;把国都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立志收复被魏国夺取的河西之地;推广县制,先后把蒲、蓝田、善明氏等地改建为县,又在首都栎阳设县,使地方行政组织适应新制度的发展和战争需要;实行“初行为市”,即由官府设立正规市场,允许商业资本活动,以加速旧生产方式的瓦解。上述改革措施的切实推行使得“秦始复强”,在与六国的战争中频频得胜。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秦军大胜韩、魏联军于洛阳。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军深入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与魏军交战,斩首级6万。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军与魏再战于少梁,俘虏魏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也就在这场战役中,秦献公受重伤而死。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张敞

张敞(?~前47) 字子高。原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祖父时徙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宣帝时始迁居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出身于官宦家庭,初任太守卒史,后任甘泉仓长、...

韦无忝

韦无忝(生卒年不详)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生活于玄宗时,官至左武卫将军,以画鞍马异兽、鹘象鹰图擅长而闻名。韦能抓住野兽的情性特点,不仅使得所画外形逼真,而且神态俱出。开元(公元713~...

李元素

李元素(?~810) 字大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裔孙。唐德宗时为侍御史。时东都留守杜亚欲陷害大将令狐运。值洛阳向长安运送贡绢,在洛阳北被强盗抢劫,时令狐运与...

种师道

种师道(1051~1126) 字彝叔。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将领。出身军伍世家,为种世衡之孙。少年时曾随关中著名学者张载学习,后以门荫入仕,历任熙州推官、原州(今甘肃镇原)通判、知德顺军。因议...

法藏

法藏(643~712) 祖籍西域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自其祖父起定居长安。唐代僧人。初从云华寺智俨学《华严经》9年,智俨殁后出家,因通番语梵书,奉命参与义净译场,又参与玄奘译场,因持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