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刘曜

4年前 (2021-04-19)西安215

刘曜(?~329) 匈奴族。字永明。前赵皇帝,公元318~329年在位。少孤,被堂伯刘渊收养。西晋末年参与刘渊反晋和建立刘汉政权的战争,任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统领匈奴大军攻陷西晋首都长安,受封中山王、秦王。未几,大将军靳准在汉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发动政变,杀死汉灵帝刘粲,挖掘刘渊、刘聪陵墓,焚毁刘氏宗庙。刘曜迅即率部进军平阳,攻杀靳明(时靳准已为部下杀死),杀尽靳氏,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在位期间,刘曜为了巩固加强匈奴族统治,十分重视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在长安长乐宫之东建立太学,未央宫之西设立小学,从本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青年中挑选1500人入学,聘请关中汉族名儒教授儒学和诸子百家,开创了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风习。刘曜还亲临太学,主持考试选官事宜。前赵政权的建立大大加速了长安与关中民族成份的更新,匈奴族大量进入长安与关中,人数多达20多万。刘曜还从陕北、甘肃等地迁徙20余万氐族、羌族人到长安城内,充实京师人口,以便就近控制,使长安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都城,关中平原成为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加强了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也为以后氐族与羌族在长安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

刘曜定都长安后,征讨四方,争霸天下,曾两次亲率大军西征陇西,占领秦州、凉州。在解除后顾之忧后,又集中力量东进中原,与羯族石勒的后赵政权争夺对整个北方的统治权。在角逐中,刘曜起初取得一系列胜利,光初十二年(公元329年)初,刘曜与石勒在洛阳城下交战,因战前酗酒致醉成为俘虏。石勒让刘曜给太子刘熙写信劝其投降,刘曜在信中却要刘熙与众大臣尽力维持社稷,不要以其生死为念动摇决心。石勒阅信后大怒,将刘曜斩杀于永丰小城(今河北邢台附近)。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唐临

唐临(600~659) 字本德。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唐武德(公元618~626年)年间,跟随太子李建成讨伐王世充,任右卫率府铠曹参军。玄武门之变后,调任万泉县(今山西万荣西南古城南)丞...

宇文恺

宇文恺(555~612) 鲜卑族。字安乐。原籍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后迁居京兆(今陕西西安)。隋代官吏,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出身鲜卑贵族家庭,父兄均为将领。自幼好学,多技艺,以才思巧绝闻名。初任营宗...

韦仁寿

韦仁寿(生卒年不详)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唐官吏。隋大业(公元605~617年)末年,任蜀郡司法书佐。唐初任巂州(今四川西康)都督府长史。边陲南宁州归顺朝廷后,朝廷派遣前往的官吏多贪污受贿,甚...

红字李二

红字李二(约1260~1334) 原名佚失,以艺名传世。奉元路(今陕西西安)人。元代杂剧家,艺人。既擅演出,又善编剧,与李时中、马致远、花李郎同为“元贞书会”成员,人称“四高贤”。在表演艺术上擅长扮演...

张无梦

张无梦(生卒年不详)字灵隐,号鸿濛子。凤翔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北宋道士。早年研读《老子》《周易》,青年时入华山拜陈抟为师,与种放、刘海蟾友好。又赴天台山琼台观学导引术、还丹法,作《还元篇》诗百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