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武则天

4年前 (2021-04-17)西安221

武则天(624~705) 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14岁被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媚娘。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后被高宗迎回宫中进封昭仪,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被立为皇后。高宗体弱寡断,武则天自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起参与裁决政事,后来号称天后,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中宗继位,其以太后身份临朝执政,翌年废黜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实际执政长达50年,在位期间,政治上采用各种方式打击土族地主势力,选拔庶族地主登上政治舞台;改进科举制度,开创科举殿试,注意选拔人才,令官员和百姓自行荐举;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把农业生产状况列为考核地方官的首要标准。在其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书称其“僭于上而治于下”,武则天的统治既是唐初贞观之治的继续和发展,也为后来达到鼎盛的开元之治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统治时期也有一些弊政,如任用周兴、来俊臣等一批酷吏,处死不少无辜官民;所宠爱的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百官敢怒不敢言;其大兴佛教,广设寺院,尤其统治后期纵容新兴权贵和寺院地主霸占民田,勒索百姓,均田制被破坏,使土地兼并加剧,埋下了社会危机的祸端。后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张柬之等大臣组织宫廷禁卫军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拥戴中宗复位,恢复唐朝国号。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寇谦之

寇谦之(365~448) 字辅之。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人。北魏道士。其父曾任东莱太守,兄寇赞。寇早年信奉天师道(即五斗米道),潜心研究天文历算,后得成公兴指点,追随其入华山...

王陶

王陶(1020~1080) 字乐道。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大臣。进士登第,累迁为太常丞、太子中允。嘉祐(1056~1063年)年间,为监察御史里行、蔡州知州、右正言。王陶曾上疏仁宗,建议早择宗...

刘彻

刘彻(前156~前87) 汉景帝第三子。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7岁时立为皇太子,16岁继位成为西汉第五任皇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谥称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期间,在政...

朱昂

朱昂(924~1007) 字举之。京兆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北宋官吏。唐末战乱时,其家迁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又迁居潭州(今湖南长沙)。五代后周世宗时任扬子县(今江苏仪征)令,北宋初年任衡州(今湖南衡...

杜预

杜预(222~284) 字元凯。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晋将领,学者,发明家。出身官宦世家,系杜畿之孙。因娶司马昭妹高陆公主为妻,拜尚书郎。在灭蜀战事中,随钟会攻取汉中进军剑阁,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