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武则天

5年前 (2021-04-17)西安231

武则天(624~705) 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高宗皇后,武周皇帝。14岁被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媚娘。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后被高宗迎回宫中进封昭仪,永徽六年(公元655年)被立为皇后。高宗体弱寡断,武则天自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起参与裁决政事,后来号称天后,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中宗继位,其以太后身份临朝执政,翌年废黜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武则天实际执政长达50年,在位期间,政治上采用各种方式打击土族地主势力,选拔庶族地主登上政治舞台;改进科举制度,开创科举殿试,注意选拔人才,令官员和百姓自行荐举;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把农业生产状况列为考核地方官的首要标准。在其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书称其“僭于上而治于下”,武则天的统治既是唐初贞观之治的继续和发展,也为后来达到鼎盛的开元之治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统治时期也有一些弊政,如任用周兴、来俊臣等一批酷吏,处死不少无辜官民;所宠爱的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武三思、武承嗣等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百官敢怒不敢言;其大兴佛教,广设寺院,尤其统治后期纵容新兴权贵和寺院地主霸占民田,勒索百姓,均田制被破坏,使土地兼并加剧,埋下了社会危机的祸端。后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张柬之等大臣组织宫廷禁卫军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拥戴中宗复位,恢复唐朝国号。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田仁会

田仁会(601~679) 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武德(公元618~626年)初年任左卫兵曹,太宗时任左武候中郎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居于大漠以北的突厥薛延...

韦师

韦师(生卒年不详) 字公颖。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北周及隋代官吏。北周时任宾曹参军,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对各国地理风俗了如指掌。齐王宪作雍州牧时将韦师封为主簿,周武帝时韦师任少府大夫...

邹应龙

邹应龙(生卒年不详) 字云卿。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官吏。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历任行人、御史。当时权臣严嵩擅政已久,与其子严世蕃作恶多端,朝臣弹劾者均遭廷杖、贬官、入狱,甚至被杀...

韦云起

韦云起(?~626)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开皇中以明经中第,任符玺直长。仁寿(公元601~604年)初年,因柳述推荐授通事舍人。大业(公元605~617年)初年,改任通事谒者。其向炀帝上疏说,...

吕柟

吕柟(1479~1542) 原字大栋,后改字仲木,自号泾野。西安府高陵(今陕西高陵)人。明代官吏,教育家,思想家。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乡贡,就学国子监,正德三年(1508年)以状元授翰林修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