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韦见素

4年前 (2021-04-16)西安357

韦见素(687~763) 字会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初应制策登第,景龙中为相王府参军,后历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迁谏议大夫。袭其父韦湊彭城郡公爵位。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韦见素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巡察各地,检查各级地方官员政绩优劣,惩办贪官污吏。回朝后,拜给事中,“驳正绳违,颇振台阁旧典”。不久又检校工部侍郎,改调尚书右丞。九年(公元750年),升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韦主管典选多年,任用官员比较开明、公允,晋级、授职不徇私情。十三年(公元754年)秋,经杨国忠推荐,擢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韦感杨国忠的举荐之恩,有意附会,加之杨专权,因而“不敢议政,唯自容而已”。十四年(公元755年)二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派人上表,要求以营中32名蕃将取代汉将。韦具陈安禄山反状,但玄宗未听。是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兵败潼关,玄宗仓惶出逃,韦随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护从禁兵发动兵谏,杀死杨国忠,韦亦为军兵刺伤,在逃往成都的途中,玄宗又命其兼任左相、武部尚书,到达成都后,加授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豳国公。

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登基,玄宗命韦等携带国玺前往灵武“传位”。肃宗因其曾依附杨国忠,借故罢免其宰相职务,除为尚书左仆射,迁太子太师。后命其迎玄宗回京。上元中致仕。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李顒

李顒(1627~1705) 字中孚,号二曲,人称二曲先生。西安府盩厔(今陕西周至)人。清代学者。出身贫寒,发愤自学,激扬自励,执着进取,于书无所不读,但不事科举。于而立之年成为关中第一流学者,时人将其...

韦节

韦节(497~569) 字处玄,号华阳子。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魏及北周道士。少年时有才名,14岁时被北魏宣武帝元恪选任东宫侍读,历任鲁郡、阳夏郡守。后与嵩山道士赵静道相识,遂辞...

刘曜

刘曜(?~329) 匈奴族。字永明。前赵皇帝,公元318~329年在位。少孤,被堂伯刘渊收养。西晋末年参与刘渊反晋和建立刘汉政权的战争,任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统领匈奴大军攻...

冯奉世

冯奉世(?~前39) 字子明。原籍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落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将领。出身官宦世家,少年时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军功任武安长,后因故丢职。年30余岁始学《春...

廉丹

廉丹(?~22) 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汉及新莽将领。西汉时初任中郎将,后任大司马庸部(益州)牧。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任宁始将军,与庸部(益州)牧史熊出击句町(今云南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