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王维

4年前 (2021-04-16)西安117

王维(701~761) 字摩诘。原籍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后迁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唐代诗人,画家。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任太乐丞,后贬任济州司库参军。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擢任右拾遗,后迁任监察御史、给事中。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被迫接受伪职,叛乱平息后贬任太子中允,后累迁至尚书右丞,故后人尊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知音律,善弹琴,尤其擅长诗歌与绘画。其诗歌创作包括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与绝句造诣最高。前期诗作思想比较积极,后历经变乱思想消沉,徘徊于仕隐之间,写作了大量风景诗、田园诗。其山水田园诗,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清新凝练,含蓄生动,既有陶渊明浑融完备的意境,又有谢灵运精工细刻的特点。散文也有佳作,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的情韵和画的意境,唐代宗誉王维为“天下文宗”。其最擅水墨山水。水墨画独具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内容多为雪景、剑阁、栈道、捕鱼、村墟、山居等,善于把诗与画结合为一,创造出恬淡、宁静、潇洒、抒情的境界,气势浑厚深沉,笔力劲健雄迈。苏轼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其雪景画最为后人称道。王原祁说:“画中雪景,以前但取形似而已。气韵生动自摩诘开始之”。其《江山雪霁图》《伏生授经图》现均为日本人收藏。王维不仅在绘画上有很高成就,而且在绘画理论上也有建树,著有《山水诀》《山水论》。其弟王缙编辑其诗文共10卷,诗400余篇。今存宋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刘方

刘方(?~605)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周及隋代将领。北周末年随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随卫王杨爽破突厥于白道,进位大将军。之后出任过甘(今甘肃张掖)、瓜(今甘肃敦煌)二...

杜元颖

杜元颖(775~838) 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唐代官吏。初唐名相杜如晦五代孙。贞元(公元785~804年)末年进士,任节度使府从事。元和(公元806~820年)年间,历任左拾遗、...

朱繇

朱繇(生卒年不详) 字温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画家。擅画佛道神像,风格近似吴道子。作品有《元始天尊像》《文殊普贤像》《佛会五百罗汉图》等。经常浪迹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在广爱寺、长寿寺、多...

萧嵩

萧嵩(?~749)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以门荫补沼州参军。后历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开元(公元713~741年)初年为中书舍人,三迁为尚书左丞、兵部侍郎。开...

赵过

赵过(生卒年不详) 西汉时著名的农业技术革新家。曾担任朝廷主管农业的搜粟都尉,在关中地区推行“代田法”耕作新技术,并发明了耦犁和三脚耧两种先进工具,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西汉初期,关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