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李密

5年前 (2021-04-15)西安245

李密(582~618) 字玄邃,又字法主。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曾祖时迁来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末乱世枭雄。少有大志,熟读兵书,深通谋略。开皇(公元589~600年)末年,承袭了其父蒲山郡公的爵位。大业(公元605~617年)初年,被选入皇宫担任左亲卫大都督(禁卫军官),由于不受炀帝的信任,被免职回家。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反隋,邀李密为参谋。杨玄感失败后,李密转投瓦岗军,辅助瓦岗军领袖翟让,联合各路农民起义军,发兵攻下荥阳,出奇兵攻杀隋军悍将张须陀。翟让非常赏识李密的军事才能,就让其成立了“蒲山营”,独立指挥一支部队。十三年(公元617年)初,河南发生饥荒,百姓饿死很多,李密建议翟让发兵攻打巩县境内的兴洛仓,用隋朝国库的粮食来赈济饥民。李密率兵去攻兴洛仓,出敌不意,一战成功,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隋军急忙从东西两路前来夹攻,企图夺回兴洛仓,又被翟让和李密设计打败。经过荥阳和兴洛仓两次战役,充分显示了李密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大大提高了其在义军中的威望。翟让有意让其担任瓦岗义军的主要领导,推举李密为瓦岗军领袖,称魏公,建元永平。李密颁布檄文列数炀帝十大罪状,率领大军直逼东都洛阳,沿途各地官吏、将领纷纷献地投降,天下为之震惊。见瓦岗军节节胜利,此时翟让之兄与部分将领劝说翟让重新夺回领导权。李密得知后杀死翟让,又排斥瓦岗军早期将领,重用隋军降将降官,致使瓦岗军逐渐失去了战斗力。李密在与王世充作战失败后投奔李渊,被封授光禄卿、邢国公,但不久又聚众叛乱,在与唐将盛彦师战斗中被杀。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韦执谊

韦执谊(生卒年不详)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韦执谊二十多岁进士擢第,又应制策试中高第,拜右拾遗、翰林学士。德宗爱其年轻有才,颇得信用。与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相友善。顺宗即位后,有病不能亲...

李绎

李绎(生卒年不详)字纵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官吏。初以父荫补太庙斋郎,改太常寺太祝,后举进士中第,除将作监丞,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华州(今陕西华县)知州。后擢提点河北刑狱,权知贝州(今河北...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本名更生,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祖籍沛(今江苏沛县),世居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官吏,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初以父荫任辇郎,后擢任谏大夫。宣帝时选为儒俊材,曾...

周辅帜

周辅帜(?~1801) 字俾倡。西安府鄠县(今陕西户县)人。清代名医,药商。精于岐黄之术,擅长痧症,其所研制的痧方具有神效。乾隆五年(1740年)在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城西街创办广育堂,生产专治痧症的...

胡毋敬

胡毋敬(生卒年不详) 秦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人。秦代官吏。古代文字改革家。出身微贱,刻苦好学,广闻博识,初任狱吏,后擢任太史令,掌管天象、历法与修撰史籍。在秦始皇实行“书同文”政策的过程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