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李密

4年前 (2021-04-15)西安220

李密(582~618) 字玄邃,又字法主。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曾祖时迁来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末乱世枭雄。少有大志,熟读兵书,深通谋略。开皇(公元589~600年)末年,承袭了其父蒲山郡公的爵位。大业(公元605~617年)初年,被选入皇宫担任左亲卫大都督(禁卫军官),由于不受炀帝的信任,被免职回家。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反隋,邀李密为参谋。杨玄感失败后,李密转投瓦岗军,辅助瓦岗军领袖翟让,联合各路农民起义军,发兵攻下荥阳,出奇兵攻杀隋军悍将张须陀。翟让非常赏识李密的军事才能,就让其成立了“蒲山营”,独立指挥一支部队。十三年(公元617年)初,河南发生饥荒,百姓饿死很多,李密建议翟让发兵攻打巩县境内的兴洛仓,用隋朝国库的粮食来赈济饥民。李密率兵去攻兴洛仓,出敌不意,一战成功,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隋军急忙从东西两路前来夹攻,企图夺回兴洛仓,又被翟让和李密设计打败。经过荥阳和兴洛仓两次战役,充分显示了李密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大大提高了其在义军中的威望。翟让有意让其担任瓦岗义军的主要领导,推举李密为瓦岗军领袖,称魏公,建元永平。李密颁布檄文列数炀帝十大罪状,率领大军直逼东都洛阳,沿途各地官吏、将领纷纷献地投降,天下为之震惊。见瓦岗军节节胜利,此时翟让之兄与部分将领劝说翟让重新夺回领导权。李密得知后杀死翟让,又排斥瓦岗军早期将领,重用隋军降将降官,致使瓦岗军逐渐失去了战斗力。李密在与王世充作战失败后投奔李渊,被封授光禄卿、邢国公,但不久又聚众叛乱,在与唐将盛彦师战斗中被杀。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廉范

廉范(生卒年不详)字叔度。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东汉官吏。出身官宦家庭,系战国名将廉颇之后,世为豪族。少年时诣京师,跟从博士薛汉学习。明帝永平初任陇西郡功曹,为陇西太守邓融部属,后...

王如

王如(生卒年不详) 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人。西晋流民起义领袖。原为雍州武吏。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中大旱,继而发生瘟疫,百姓纷纷逃亡,王如随流民逃到宛县(今河南南阳)。永嘉四年(公元3...

路德

路德(1785~1851) 字润生,号鹭洲。西安府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幼年刻苦读书,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十四年(1809年)中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未满期即授户部湖广司主事。十九年(1...

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 秦惠文王异母弟。因居住于渭水南之阴乡樗里,人多称其樗里子。战国时秦国丞相。樗里疾为人“滑稽多智”,被人称为“智囊”。初任庶长、右更,秦惠文王时,先后率军攻打魏、赵等国,又助魏章...

李隆基

李隆基(685~756) 唐代第七任皇帝,公元712~756年在位。庙号玄宗,谥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也称唐明皇。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郡王。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韦后毒杀中宗,立温王为帝,临朝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