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常衮

5年前 (2021-04-13)西安185

常衮(729~783)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天宝(公元742~756年)末年进士,初为太子正字,后历任补阙、起居郎。宝应二年(公元763年)选为翰林学士。后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与宰相杨绾同掌朝政。在任期间,建议精简官吏,罢诸州团练、防御等使以节省财政支出,被代宗采纳。为相期间,切实扭转卖官受贿之风,但以此得罪官场,受人攻讦。德宗即位后,贬为河南少尹,继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后迁任福建观察使。在福建设立乡学,自任教师,讲授诗书,传播中原礼仪,移风易俗,提高了当地文化水平。著有文集10卷,制诰表疏约60卷。《全唐诗》录其诗9首,《全唐文》录其文章11卷。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萧望之

萧望之(?~前47) 字长倩。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落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祖上世代为农,其自幼刻苦好学,尤其深研《齐诗》《论语》《礼服》,曾在太常受业,为京师诸儒...

韩皋

韩皋(760~828) 字仲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出身官宦世家,为韩混之子。以门荫入仕,初任云阳县尉,擢右拾遗,迁考功员外郎,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兵部侍郎,在任俱有政绩...

杨鼎

杨鼎(生卒年不详) 字宗器。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官吏。少年时家贫,发奋学习,乡试、会试皆第一,正统四年(1439年)中探花,授编修,后被送入东阁学习。土木之变后,瓦剌进逼京师,杨鼎受诏行监...

姬昌

姬昌(?~前1049) 因曾被商纣王帝辛封为西伯侯,也称伯昌。商代诸侯国周国国君,西周王朝的奠基者,谥称文王。商代末期,以残暴著称的商纣王滥施淫威,残害黎民百姓,纵情声色犬马。而姬昌则一方面鼓励发展生...

嬴驷

嬴驷(?~前311) 孝公之子,继孝公后为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年~前311年在位,谥称惠文王。秦惠文王即位之初听信贵族诬陷杀死商鞅,但未废商鞅之法。时公孙衍、惠施联合东方六国合纵以抗秦,秦惠文王以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