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刘彻

5年前 (2021-04-07)西安205

刘彻(前156~前87) 汉景帝第三子。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7岁时立为皇太子,16岁继位成为西汉第五任皇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在位,谥称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上,继续景帝的政策,颁布“推恩令”,准许同姓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从而使其力量分散,自我削弱,又先后剥夺大批王、侯爵位,成功地解决了诸侯王对朝廷政权的威胁;发展和完善察举选官,创立举孝廉制度,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皇权,削弱和限制相权,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左官律”、“附益法”,以控制同姓诸侯王势力的发展。在思想上,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正式确立儒学在政治思想领域的正统地位,又采用刑名、法术,形成外儒内法、“杂王道而霸之”的统治模式。在经济上,开始征收商人资产税,以打击富商大贾;实行盐铁官营,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朝廷,铸造发行五铢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与贸易;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在文化教育上,设立五经博士,兴建中央的太学和地方的郡国学,延揽司马相如等一批文学之士。在军事上,增设八校尉和期门军、羽林军,增设楼船(水军)等兵种,先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数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消灭南越(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割据政权,统一了两广地区,并在今云、贵地区首次设郡,加强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在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前往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地联系,加强了西域人民同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自长安到欧洲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上述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发展达到鼎盛。

但是,在刘彻统治后期,迷信神仙,热衷封禅郊祀,多次巡游各地,奢侈靡费,挥霍无度,加之大兴土木,连年征战,将前代积蓄几乎消耗殆尽。为了增加收入,刘彻重用酷吏,重征厚敛,使人民不堪负担,造成大批农民破产流亡,激起多处农民起义。面对社会危机,垂暮之年的汉武帝有所反省,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颁布“轮台之诏”,公开承认自己某些错误,宣布要改变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迷信神仙、不惜民力的作风与政策,任命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表示要推行富民政策,又任命农业专家赵过为搜粟都尉,广泛推行先进技术“代田法”,这些政策调整缓和了社会矛盾,为以后的“昭宣中兴”创造了条件。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武帝巡游途中病死于盩匡(今陕西周至)五柞宫。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成宗道

成宗道(生卒年不详)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北宋画家。工画人物,兼长刻石。世传其将凡长安所见吴道子壁画皆临摹刻于石上,笔迹细如发丝而不失精神体态。所集吴道子《三清像》与《左右侍卫》,宛如出于吴道子...

于邵

于邵(约713~793) 字相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天宝(公元742~756年)末年进士,初任崇文馆校书郎,历任使府宾佐、起居郎、比部郎中,后出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刺史,迁任兵部郎中...

尹翁归

尹翁归(?~前62) 字子兄。原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后入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出身贫贱,少年孤苦,曾任狱中小吏,发愤自强,晓习文法,尤喜击剑,剑法高超,人莫能当。因...

李邦瑞

李邦瑞(?~1235) 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今陕西临潼)人。金及元官吏。宋金战乱时逃到太原,投入金军充任书吏。蒙古太师木华黎率军攻打太原时,李邦瑞率寨兵降于蒙古军,在成吉思汗行营任职。自蒙古太宗...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唐代官吏,诗人。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10岁时,因战乱移居江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