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刘恒

4年前 (2021-04-07)西安156

刘恒既非长子,又非嫡出,故在7岁时被封为代王,跟母亲在封地居住了17年之久。刘邦逝世后,政权一度被吕太后控制,刘邦的其他儿子纷纷被杀,刘恒的处境也岌岌可危,因为僻居远方,且谦恭谨慎,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有竞争皇位的可能,侥幸活了下来,并养成克制、忍耐、宽容、大度、豁达等在一般皇帝身上极难具备的品质,使其日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吕太后死后,元老勋臣们平定“诸吕之乱”,把刘恒推上皇帝宝座。

汉文帝继承并强化了汉初既定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重视农桑,充实国力。这一政策在刘恒统治下能够有效强化,与其政治风格紧密相关。刘恒重视臣下进谏,注意倾听不同意见,不因言语冲撞而恼怒怪罪,鼓励提拔敢于直谏的诤臣,允许臣下按照法律而不是皇帝的一时喜怒行事。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刘恒以节俭著称,当政23年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无所增益”,虽贵为天子,却穿着粗厚的布衣、木底鞋子,连睡觉的席子也是蒲草编织的。因为宫廷费用省俭,人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赋税一减再减,先后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有12年免收全国田赋。此间,废止了连坐法和割鼻、砍脚、脸上刺字等酷刑。逐步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迁移百姓屯居边境,以增强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汉王朝逐渐走向安定富庶。

“功莫大于高祖,德莫盛于文帝”。汉文帝不仅在汉代被公认为皇帝楷模,而且,“文景之治”在以后2000多年间一直被视为社会的理想境界。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杜预

杜预(222~284) 字元凯。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晋将领,学者,发明家。出身官宦世家,系杜畿之孙。因娶司马昭妹高陆公主为妻,拜尚书郎。在灭蜀战事中,随钟会攻取汉中进军剑阁,初...

姬发

姬发(?~前1044) 姬昌次子。西周王朝开创者,谥称武王。姬发于公元前1049年继任周国国君后,在沣河以东建镐京,并把宗庙社稷迁至镐京。以姜子牙为师,以其弟周公旦为辅,在召公、毕公的协助下,继承其父...

姬旦

姬旦(生卒年不详) 周武王姬发之弟。亦称叔旦,因采邑封在周(今陕西岐山县北),故称周公,又因克商有功受封于鲁地曲阜而称为鲁公。西周初年杰出政治家。周公是西周初年统治集团的重要核心人物,曾在武王伐纣中发...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659) 鲜卑族。字辅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自幼好学,博通文史,胸怀韬略。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秋,李渊父子率军西渡黄河,进驻渭北。长孙无忌从长安奔大荔长春宫迎接李渊...

豆卢钦望

豆卢钦望(629~709)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出身官僚家庭,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卿、内史、赵州刺史、司礼卿、秋官尚书、太子宫尹、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子宾客等。神龙元年(公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