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刘恒

5年前 (2021-04-07)西安199

刘恒既非长子,又非嫡出,故在7岁时被封为代王,跟母亲在封地居住了17年之久。刘邦逝世后,政权一度被吕太后控制,刘邦的其他儿子纷纷被杀,刘恒的处境也岌岌可危,因为僻居远方,且谦恭谨慎,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有竞争皇位的可能,侥幸活了下来,并养成克制、忍耐、宽容、大度、豁达等在一般皇帝身上极难具备的品质,使其日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吕太后死后,元老勋臣们平定“诸吕之乱”,把刘恒推上皇帝宝座。

汉文帝继承并强化了汉初既定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重视农桑,充实国力。这一政策在刘恒统治下能够有效强化,与其政治风格紧密相关。刘恒重视臣下进谏,注意倾听不同意见,不因言语冲撞而恼怒怪罪,鼓励提拔敢于直谏的诤臣,允许臣下按照法律而不是皇帝的一时喜怒行事。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刘恒以节俭著称,当政23年间,“宫室苑囿,车骑服饰,无所增益”,虽贵为天子,却穿着粗厚的布衣、木底鞋子,连睡觉的席子也是蒲草编织的。因为宫廷费用省俭,人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赋税一减再减,先后两次把田租减为三十税一,甚至有12年免收全国田赋。此间,废止了连坐法和割鼻、砍脚、脸上刺字等酷刑。逐步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迁移百姓屯居边境,以增强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汉王朝逐渐走向安定富庶。

“功莫大于高祖,德莫盛于文帝”。汉文帝不仅在汉代被公认为皇帝楷模,而且,“文景之治”在以后2000多年间一直被视为社会的理想境界。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李丰

李丰(生卒年不详) 字安国。冯翊高陵(今陕西高陵)人。青年时随父到许昌,魏明帝曹叡为太子时,李丰即为文学侍从。曹叡即位后,一次召见东吴来降的人,问道:“你们那里听说我们中原这里谁是当今名士?”吴人说:...

张安世

张安世(?~前62) 字子孺。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汉官吏。张汤之子。少以父荫任郎,武帝时历任给事尚书、尚书令、光禄大夫。昭帝时,被霍光荐举任右将军、光禄勋。昭帝死后,张安世与大...

梁鼐

梁鼐(?~1714) 字公调。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清代将领。梁化凤之子,以父荫授川陕督标左营游击,后迁任兴安(今陕西安康)城守,又随将军王进宝部南下平吴三桂之乱,以战功擢任都督佥事。后历任江西...

王真

王真(?~1402) 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将领。洪武(1368~1398年)年间投身军伍,积军功至燕山右护卫百户,成为燕王朱棣手下亲信。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

班婕妤

班婕妤(生卒年不详) 班固曾祖班况之女,汉成帝之妃。西汉文学家。自幼聪颖,熟读《诗经》《窈窕》《德象》《女师》等书籍诗文。成帝初征入宫中,始为少使,后进位婕妤,进止有礼,从不逾矩。赵飞燕姐妹得宠后,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