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张敞

4年前 (2021-05-14)西安168

张敞(?~前47) 字子高。原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祖父时徙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宣帝时始迁居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出身于官宦家庭,初任太守卒史,后任甘泉仓长、太仆丞。昌邑王刘贺为帝时,张上书直言不讳谏其过失,不久刘贺被废,宣帝登基后将其擢任豫州刺史,又召入长安任太中大夫、平尚书事。因在朝廷得罪大将军霍光,被调任函谷关都尉,后历任山阳太守、胶东相、京兆尹。时长安为五方辐辏之地,皇亲国戚、名臣望族、商贾云集,人事关系复杂,经常出现难于处理的棘手案件,京兆尹稍有不慎便会祸及自身,所以有“五日京兆”之说。张敞刚直不阿,足智多谋,善察能断,廉洁自守,其治《春秋》,以经术自辅,表贤显善,注重教化,到任后长安治安秩序迅速好转,以政绩卓著深得宣帝赏识,连任京兆尹达9年之久。在朝廷每议大事,应奏得体,多为宣帝采纳。有人向宣帝告发张敞轻浮风流,在家为妻画眉。张敞回答:“闺房之中,夫妻之间,比画眉更风流的事有的是。夫妻恩爱,相亲相敬,人之常情,难道这也值得告发吗?”但张敞也终以“缺乏威仪”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后来,光禄勋杨恽获罪被杀,张敞受牵连可能免职,其命令掾属查办案件,掾属非但不肯听命,反而散布流言,张敞愤而杀之,以此被撤职,贬为庶人。数月之后,被重新启用为冀州刺史,后调任太原太守。元帝即位后,擢任左冯翊太守,病故于赴任途中。张敞文学上亦颇有修养,有文集一卷,已佚,仅存文章十几篇。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第五琦

第五琦(729~799) 字禹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以善于理财著称。自幼丧父,聪明好学,富于才干。初在韦坚手下任职,后任须江(今浙江江山)县丞。安史之乱时在北海郡任录事参军,以献计收...

武之望

武之望(1552~1628) 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人。明代官吏,医学家,方志学家。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曾任安徽霍邱知县、江苏江都知府、吏部文选司主事。其为人刚正不阿,后因得罪上司,无端...

王仲都

王仲都(生卒年不详) 西汉长安方士,以长于导引术著称。导引术为古代强身祛病养生方法,也与后来的气功具有渊源关系,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曾记载有260多种导引治疗法。传说王仲都经常随从元帝出游,隆冬时身...

骆天骧

骆天骧(生卒年不详) 字飞卿。安西路(今陕西西安)人。元代方志学家。曾任京兆路儒学教授,于元贞二年(1296年)著《类编长安志》。此书将宋敏求《长安志》分类改编,并增添金、元两代若干史实而成,叙述西安...

阎立本

阎立本(601~673)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画家,建筑工艺专家。高宗时历任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右丞相。其父阎毗、兄阎立德均以绘画和建筑工艺驰名。其继承家学,又师法张僧繇、郑法士等,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