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嬴渠梁

4年前 (2021-05-10)西安169

嬴渠梁(前381~前338) 秦献公之子。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后继任秦国国君,谥称孝公。

秦孝公是一位胸怀大志发奋图强的君王,其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即位之初,便下令求贤,宣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制定变法令,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确定爵位与等级;重农抑商,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抗,但秦孝公排除阻力,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进。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被任命为秦国最高长官大良造。十三年(公元前349年),在第一次变法成功的基础上,秦孝公又开始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在全国设立41个县,以之替代分封制;废除井田制度,大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度量衡,规范商贸活动;制定刑律,实行法治。新的变法措施从政治、经济各方面把变法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封建制度在秦国进一步牢固确立,有力地促使封建经济迅猛发展,使秦国在短时间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大国家。

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把都城由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迁到咸阳。从此,秦以咸阳为都城143年。咸阳不仅是秦孝公时第二次变法活动的中心,而且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都市。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任凤厚

任凤厚(生卒年不详) 字仲礼。西安府临潼(今陕西临潼)人。清代官吏。顺治八年(1651年)科举拔贡人仕,初任淮安府通判,后任浙江严州知府。任内发生水灾,任凤厚开仓赈灾,救助灾民,并呈请减免赋役,百姓感...

萧望之

萧望之(?~前47) 字长倩。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落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祖上世代为农,其自幼刻苦好学,尤其深研《齐诗》《论语》《礼服》,曾在太常受业,为京师诸儒...

段永福

段永福(?~1842) 原籍四川,后迁居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清代将领。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鄂三省爆发白莲教起义,段以乡勇应征入清军,参与镇压起义军的战争。十八年(1813年),河南爆...

徐申

徐申(738~806) 字维降。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初擢进士第,累迁为洪州长史。建中(公元780~783年)末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李皋前往征讨,命徐申以长史行刺史事,因颇有才干,擢为...

尹思贞

尹思贞(640~716) 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以擢明经入仕,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参军事,以善于断案擢任明堂(在今陕西西安)县令,又擢任殿中少监、检校洛州(今河北水平)刺史。长安(公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