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嬴渠梁

5年前 (2021-05-10)西安189

嬴渠梁(前381~前338) 秦献公之子。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后继任秦国国君,谥称孝公。

秦孝公是一位胸怀大志发奋图强的君王,其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即位之初,便下令求贤,宣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制定变法令,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确定爵位与等级;重农抑商,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编户制和连坐法;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抗,但秦孝公排除阻力,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进。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被任命为秦国最高长官大良造。十三年(公元前349年),在第一次变法成功的基础上,秦孝公又开始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在全国设立41个县,以之替代分封制;废除井田制度,大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度量衡,规范商贸活动;制定刑律,实行法治。新的变法措施从政治、经济各方面把变法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封建制度在秦国进一步牢固确立,有力地促使封建经济迅猛发展,使秦国在短时间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大国家。

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把都城由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迁到咸阳。从此,秦以咸阳为都城143年。咸阳不仅是秦孝公时第二次变法活动的中心,而且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都市。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韦皋

韦皋(745~805) 字城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将领。初以殿中侍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朱泚叛乱占据长安后,两度派使前往劝降,韦态度坚定,斩杀使者,德宗得知后授韦御史大夫、陇州刺史、奉义军...

骆天骧

骆天骧(生卒年不详) 字飞卿。安西路(今陕西西安)人。元代方志学家。曾任京兆路儒学教授,于元贞二年(1296年)著《类编长安志》。此书将宋敏求《长安志》分类改编,并增添金、元两代若干史实而成,叙述西安...

乌大经

乌大经(?~1804) 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清代将领。以武进士入仕,初任三等侍卫,历任山东德州营参将、贵州古州镇总兵、广西提督、云南提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参加征讨安南(今越南)之役,...

刘恒

刘恒既非长子,又非嫡出,故在7岁时被封为代王,跟母亲在封地居住了17年之久。刘邦逝世后,政权一度被吕太后控制,刘邦的其他儿子纷纷被杀,刘恒的处境也岌岌可危,因为僻居远方,且谦恭谨慎,在别人看来似乎没有...

赵过

赵过(生卒年不详) 西汉时著名的农业技术革新家。曾担任朝廷主管农业的搜粟都尉,在关中地区推行“代田法”耕作新技术,并发明了耦犁和三脚耧两种先进工具,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西汉初期,关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