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寇谦之

4年前 (2021-04-19)西安186

寇谦之(365~448) 字辅之。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人。北魏道士。其父曾任东莱太守,兄寇赞。寇早年信奉天师道(即五斗米道),潜心研究天文历算,后得成公兴指点,追随其入华山修道。后又随成公兴隐居嵩山,成为道家首领。寇主持道门后改革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取消“宅治”(以师宅为中心的基层组织)及“天师”、“祭酒”世袭制,革除租米钱税,反对“男女合气之术”,提倡“新科之诫”,使道教面貌为之一新。始光(公元424~427年)初,以《录图真经》献于北魏太武帝,深得垂青,于是在京城东南起设道场,推广新法。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42年),太武帝亲至其道坛,受道教符策,法驾旗帜也改以道教青色标志,并封寇谦之为国师,新天师道从此大行于世。后世又称新天师道为北天师道。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樊知古

樊知古(943~994) 字仲师。本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宋太宗赐名知古。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时徙家池州(今安徽贵池)。年青时曾考南唐进士未中,因而思谋北归,在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道世

道世(生卒年不详) 俗姓韩,字玄恽,因避讳,以字行。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僧人。12岁在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博通敏记,擅长辞章。显庆(公元656~660年)年间,参与玄奘译场译经,后被召入西...

袁朗

袁朗(生卒年不详) 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初文学家。其父在南朝任尚书左仆射,袁朗自幼随父饱读诗文,才华出众,年方弱冠任秘书郎。后主陈叔宝召其入宫赋诗,以所作《月赋》《芝草颂》《嘉莲颂》深得垂青,...

张纯

张纯(?~56) 字伯仁。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西汉、新莽及东汉官吏。出身官宦家庭,为富平侯张安世之后,少袭爵邑。西汉哀帝、平帝时任侍中,得以保全其爵号和封地。新莽时位至九卿。刘秀...

祝万龄

祝万龄(?~1643) 西安府咸宁(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官吏。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曾任保定知府。天启六年(1626年)因激烈反对魏忠贤拆毁各地书院被免官,崇祯元年(1628年)重新起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