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杜畿

5年前 (2021-04-19)西安200

杜畿(161~221) 字伯侯。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东汉及三国魏官吏。东汉末历任郑县令、汉中府丞。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政局动荡,杜畿弃官客居荆州。建安(公元196~200年)初,因母丧北归杜陵。时曹操挟汉献帝居许昌,杜畿东到许昌,在侍中耿纪处谈论时政,为中书令荀彧所赏识,推荐给曹操,任司空司直。后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干割据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内张晟、弘农张琰等起兵响应,河东卫固也有叛变迹象,形势危如累卵。为防叛变蔓延将关西、河东、河内、并州连成一片,曹操调遣杜畿任河东太守,并派夏侯惇率军向河东进发。杜畿临危受命,利用卫固寡断的弱点,出其不意孤身渡河前往河东,首先稳定局势,使卫固不公开叛变,然后分散削弱其军事力量,待后来高干叛变迹象明显时,夏侯惇与张既率军由东、西两面夹击,杜畿从内部响应,一举消灭了叛军。杜畿任河东太守16年,励精图治,鼓励农桑,注重教化,使河东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府库充盈,成为曹魏军马粮草的重要基地,被曹操赞为“功比萧何”。魏国建立后,杜畿任尚书,文帝即位后封丰乐亭侯,任司隶校尉,迁尚书仆射。后为征讨东吴奉命制造御楼船,因突遇大风船沉而卒,文帝为之痛哭流涕,追赠太仆,谥戴侯。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种师道

种师道(1051~1126) 字彝叔。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将领。出身军伍世家,为种世衡之孙。少年时曾随关中著名学者张载学习,后以门荫入仕,历任熙州推官、原州(今甘肃镇原)通判、知德顺军。因议...

张玉德

张玉德(生卒年不详) 字比亭。西安府鄠县(今陕西户县)人。清代诗人,书法家。生于乾隆(1736~1795年)年间,卒于道光(1823~1850年)年间。20岁肄业于南荐福寺(今西安市小雁塔),勤奋好学...

刘整

刘整(1213~1275) 字武仲。祖籍京兆樊川(在今陕西长安县境),迁居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县东南)。青年时期从军,有胆有识,武艺出众,曾在南宋荆湖制置使孟珙部下为将,以功迁为潼川(今四川三台县)十五...

刘曜

刘曜(?~329) 匈奴族。字永明。前赵皇帝,公元318~329年在位。少孤,被堂伯刘渊收养。西晋末年参与刘渊反晋和建立刘汉政权的战争,任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统领匈奴大军攻...

萧望之

萧望之(?~前47) 字长倩。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落籍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西汉官吏。祖上世代为农,其自幼刻苦好学,尤其深研《齐诗》《论语》《礼服》,曾在太常受业,为京师诸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