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杜畿

4年前 (2021-04-19)西安152

杜畿(161~221) 字伯侯。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县境内)人。东汉及三国魏官吏。东汉末历任郑县令、汉中府丞。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政局动荡,杜畿弃官客居荆州。建安(公元196~200年)初,因母丧北归杜陵。时曹操挟汉献帝居许昌,杜畿东到许昌,在侍中耿纪处谈论时政,为中书令荀彧所赏识,推荐给曹操,任司空司直。后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高干割据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内张晟、弘农张琰等起兵响应,河东卫固也有叛变迹象,形势危如累卵。为防叛变蔓延将关西、河东、河内、并州连成一片,曹操调遣杜畿任河东太守,并派夏侯惇率军向河东进发。杜畿临危受命,利用卫固寡断的弱点,出其不意孤身渡河前往河东,首先稳定局势,使卫固不公开叛变,然后分散削弱其军事力量,待后来高干叛变迹象明显时,夏侯惇与张既率军由东、西两面夹击,杜畿从内部响应,一举消灭了叛军。杜畿任河东太守16年,励精图治,鼓励农桑,注重教化,使河东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府库充盈,成为曹魏军马粮草的重要基地,被曹操赞为“功比萧何”。魏国建立后,杜畿任尚书,文帝即位后封丰乐亭侯,任司隶校尉,迁尚书仆射。后为征讨东吴奉命制造御楼船,因突遇大风船沉而卒,文帝为之痛哭流涕,追赠太仆,谥戴侯。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于休烈

于休烈(692~772) 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代官吏、史学家。开元初进士,擢为秘书省正字。历任起居郎、集贤殿学士、比部郎中。天宝(公元742~756年)末年杨国忠为相时被排斥,调任中部郡太守。...

颜师古

颜师古(581~645)字籀。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语言学家,史学家。以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训诂著称。隋仁寿(公元601~604年)年间任安养县(故治在今湖北襄樊)尉,后坐事免归,教...

李泰

李泰(618~652) 字惠褒。唐太宗第四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任雍州牧、左武候大将军,后封魏王。李泰才思敏捷,善写文章,好接纳学士,颇得太宗喜爱。太子李承乾喜好声色,漫游无度,又有足疾,李泰结...

乌大经

乌大经(?~1804) 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清代将领。以武进士入仕,初任三等侍卫,历任山东德州营参将、贵州古州镇总兵、广西提督、云南提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参加征讨安南(今越南)之役,...

李成

李成(919~967) 字咸熙,别号营丘。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先世为唐宗室,五代战乱时迁居青州(今山东青州)。五代及宋初画家。以儒道为业,博读经史,性嗜酒,喜吟诗,善琴弈,擅长山水画。初学关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