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
张俭(591~650) 字师约。雍州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唐代官吏。初任右卫郎将,后擢任朔州刺史。时突厥势力强大,常向唐边境州郡索取财物,所用文书自称“诏敕”。各郡官吏多心存恐惧,为息事宁人只得接受,惟独张俭断然拒绝。张在朔州积极整顿军备,大兴屯田,每年收谷十万斛,几年后,边粮充裕,兵力充实,突厥不敢侵扰。突厥势力被唐军清除后,原先依附突厥的漠北思结部部众恐惶,张俭招集安抚,并允许他们与仍留居漠北的亲属自由往来,深得思结部感戴。后张俭调赴胜州,边吏报告思结部反叛,朝廷命张俭前往安抚处置,张俭以单骑前往说服,思结部欣然归顺,被迁往代州,朝廷令张俭检校代州都督。张俭劝思结部从事垦荒种地,连年获丰收,又设立官仓,收购余粮。因戍边政绩,张俭迁任营州都督,兼护东夷校尉。太宗将征辽东,派张俭先行打探虚实。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军东征,张俭率本部为大军先锋,首先攻破建安城(今辽宁盖县东北青石关),太宗以功封其为皖城郡公。战争结束后,张俭改任东夷都护。永徽(公元650~655年)初年,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卒于任。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