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正文内容

冯从吾

5年前 (2021-04-10)西安255

冯从吾(1556~1626) 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明代官吏,教育家,学者。少年以门荫入国子监,卒业回乡后在长安正学书院讲授理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御史巡视京师中城。明神宗朱翊钧昏庸奢侈,朝政腐败,冯从吾冒死直谏。于二十年(1592年)正月上著名的《请修朝政疏》,历数神宗“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逊,辄毙杖下”,规劝神宗“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奏章上达后,神宗大怒,因适逢仁寿太后寿辰,又有大学士赵志皋等联名求情,才幸免于难,但被迫辞职。

冯离京回长安后,与萧茂才等在宝庆寺讲学。三年后,朝廷起用其巡长芦盐政。任职期间,冯大胆革除积弊,照章课税,打击了图牟暴利的盐商与税吏,使贪赃枉法者有所收敛。后被削籍回家,杜门谢客,潜心宋儒理学达25年之久。冯从吾“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认为“事功节义系于所遇,文章系乎天资,三者俱不可必,所必可者惟理学耳。”冯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创建关中书院,并担任主讲,弟子甚众,被人称为“关西夫子”。冯从吾认为关中自古即理学之邦,特别是张载,“与周程朱子主盟斯道”,为关中先觉。为了砥砺士风,敦化乡俗,取理学巨儒行实,以次编序集成《关学编》,使“关学源流初终条贯秩然”,对后世影响甚大。光宗即位后冯从吾复官,历任大理少卿、左副都御史等职,与东林党人交往密切。天启(1621~1627年)初年,与大臣邹元标又在京城共建首善书院,以在书院讲学为乐,遭到官场非议,后卸任返乡。天启四年(1624年)任南京右都御史,后改任工部尚书,但不久东林党人受到打击,冯因而致仕。权宦魏忠贤专政时,冯遭到削籍处分,所建书院也被拆毁,致其忧愤而死。其著作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关学编》《冯少墟集》《古文辑选》《陕西通志》等。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王遵

王遵(生卒年不详) 字子春。京兆霸陵(今西安市灞桥区)人。其父官至上郡太守。王遵为人豪侠仗义,且口才非凡。新莽王朝末年,天下大乱,王遵追随隗嚣起兵,任明威将军。更始二年(公元24年),隗嚣应诏至长安,...

鱼玄机

鱼玄机(约844~871) 女。字幼微,一字惠兰。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咸通(公元860~873年)年间被补阙李亿纳为妾,因李妻不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道士。后因杀侍婢绿翘,被京兆尹温璋...

刘宗敏

刘宗敏(1607~1645) 字捷轩。西安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儿时家贫,父母被官府催逼租税而死,由其舅韩清抚养成人,初为农村铁匠。后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骁勇善战深得李自成信...

玄奘

玄奘(602~664) 俗姓陈,名祎。世人尊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原籍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唐代僧人,旅行家,佛教经典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创始人。13岁出家,20岁在大慈恩寺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

刘邦

刘邦(前256~前195) 字季。原籍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西汉王朝创立者,公元前202年~前195年在位,庙号高祖。刘邦早年胸有大志,“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曾任泗水亭长。在咸阳服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