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华严寺
在长安县少陵塬半坡,北距西安市约15公里。寺居高临下,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塬,南视终南山玉案、雾岩诸峰,自然环境十分幽美。寺建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寺内殿宇因山塬崩塌全毁,现仅有砖塔2座。东为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墓塔,方形七层,高13米,最上层石刻“严主”两字,第三层石刻“无垢净光宝塔”;西为华严宗四代祖清凉国师塔,六角七层,高14.19米,塔上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下半部刻重修记,为清末宋伯鲁、宋联奎等书。清凉国师妙觉塔因土塬崩塌,塔身向西南倾斜97厘米,塔身多处裂缝。1984~1986年塔向北迁建,清理出塔基须弥座,地宫出土石函1个,内有淡黄色玉净瓶一个,内装五色舍利子,塔身第三层发现清代鎏金铜菩萨像一尊、千佛碑和佛经等。寺内原有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刻的《杜顺和尚行记碑》,已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内。该寺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