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楼观台
在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体,初称草楼观、紫云楼。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故又称说经台。自秦迄清,历代均有扩建或修葺,尤以唐代为最盛,筑有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50余处。现存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宗圣宫、栖真亭、衣钵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银杏树,并有石牛、石狮、碑、碣以及文人学士题咏碑刻等。其中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隶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老子道德经”碑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等碑最为珍贵。楼观台是道教的发祥地,又是“八仙”中吕洞宾修炼的洞天,相传古时“三教”和“八仙”常在此聚会,素有“仙都”、“洞天福地”、“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之誉。楼观台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