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楼
位于北院门南侧,东与钟楼对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及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风格。楼基总面积1998.9平方米,通高34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四面设以回廊,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各层檐下均施斗栱,层次分明。楼座为长方形,全用青砖砌筑,座高7.7米,东西长52.6米,南北宽38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拱券门洞,门洞内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条。鼓楼南、北檐下曾悬挂“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蓝底金字木匾,均毁于“******”期间。西安鼓楼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