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雁塔
全称荐福寺小雁塔,位于城南友谊西路荐福寺内。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大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荐福寺所以成为唐代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是和游学印度、译经著说、贡献最大的三位高僧之一的义净在这里主持佛场、译经有关。唐荐福寺不仅是皇室营建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环境秀美,景色幽雅的园林。塔修建于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因比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建筑,初为15级,后经多次地震,塔顶被震坍,塔身破裂,现余13级。塔基座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38米,型体秀丽美观。清人朱集义在《关中八景图碑》中,曾对“雁塔晨钟”做过生动描绘:“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搃苍茫。”生动地反映了从小雁塔传出的悠扬钟声,把人们从睡梦中催醒的情景。小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