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便民查3年前 (2022-07-06)北京旅游142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于1996年发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2.4—2.5万年,是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地方,有丰富的用火遗迹、烧石、动物化石等。返朴归真的陈列气氛,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大型图画,将观众带到2万年前祖先的家园,体会祖先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本馆针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了普通版、学生版、英文版讲解词,并配有电脑触摸屏提供全球的相关古人类信息,使观众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了解古人类,体会祖先生活的情景。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座落在北京东方广场地下发掘出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再现2万5千年前斑鹿跳跃、鸵鸟欢腾、望山听水、狩猎生息景象,展示“北京人”狩猎、烧火、制造工具的痕迹。在博物馆3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将陈列在原址发掘出土的石砧、石锤、石核、石片。参与展陈的还将有原始牛、斑鹿、鸵鸟、鱼类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万多年前人类制成的骨铲、骨片等工具。 参观者还能从这里看到更新世晚期人类用火的遗物和遗迹。展览将配以大量的图表和照片,在壁画、雕塑的映衬下生动地展示出2万5千年前古人类在今天王府井地区狩猎、做饭、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场景。展馆还精心为小参观者准备了电脑触摸屏等动手型的参观项目。这一遗址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之后,在北京地区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存。遗址距地表12米,有两层灰褐色古文化层。在约2000平方米的面积中,共出土文化遗物2000余件。在遗址土层中保留了远古人类点篝火后的遗留物——炭灰坑、炭屑层等,以及富含骨片的遗址。此处的石制品、骨制品和用火遗迹均保持出土时的原貌。2001年12月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陈列最重要的展品是一块约50平方米的2.5万年前的遗址地块,其中蕴藏着古人类的用火遗迹和烧石、烧骨、石制品及动物化石。同时展陈的还有在原址发掘出土的石砧、石锤、石核、石片等物件,原始牛、斑鹿、鸵鸟、鱼类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万余年前古人类制成的骨铲和骨片。展厅中的人造沙盘、挂画及雕塑展示2.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在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地区狩猎、做饭、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场景。

联系方式:

010-8518 6306

最佳游览时间:

全年

推荐游览时长:

半天

门票价格:

10元
学生价:5元

(此价格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景区实价为标准)

(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实际为准)

相关文章

北京空竹博物馆

北京空竹博物馆馆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西侧小星胡同,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2008年底,该馆已按照进度完成翻建和外装修工程。2008年8月启动筹备以来,筹备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古籍资料,形成大约10...

北京京城百工坊

百工坊堪称京城第一坊。全部建成后总面积4.2万平方米,有近百个艺术门类,百余位工艺美术大师在此设立特色工坊及大师工作室。博物馆的陈列有核心主展区、综合陈列区,还配有电化教育区、学术交流研讨区、鉴定区和...

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是中国第一座天文馆。位于北京西直门外。1957年9月建立。该馆有直径23.5米象征天穹的天象厅,中间安装精致的国产大型天象仪,可表演日、月、星辰、流星彗星、日食以及月食等天象。能容600人观...

北京海淀博物馆

海淀区博物馆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隶属海淀区文化委员会,2005年8月起隶属海淀区公共服务委员会,是一座新建的地志性综合博物馆)。 海淀博物馆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它以保护各类历史...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昆虫标本馆是在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校农学院原有标本基础上发展而成,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昆虫标本馆在脉翅类、捻翅目、螳螂目、啮虫目、双翅目、同翅目木虱总科、半翅目猎蝽科等类群方面收藏颇丰。联系方式:...

北京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著名的有两处,一处在乌镇,一处在北京,位于北京的茅盾故居在东城区交道口后面的圆恩寺胡同内,现属于市文物保护单位。茅盾先生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故居的格局为二进四合院,总占地面积约87...